上市公司既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盘”,也是践行ESG的重要主体。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ESG水平,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 陈静

近年来,ESG作为一种整合了环境(E)、社会(S)和公司治理(G)三大维度,又高度契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国际化投资实践方式,已逐渐受到市场各方重视。尤其在碳中和、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背景下,ESG更成为金融市场主体高度关注的领域之一。

近日,在“中国企业ESG发展研讨会暨2021中国证券公司年会”现场,中央新闻单位证券时报独家发布了国内首份《A股公司ESG百强榜》。该榜单聚焦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大维度,挖掘A股市场里环境因子、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公司。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与嘉实远见科技为上述榜单提供了智库支持。

本文以入选《A股公司ESG百强榜》的100家公司(以下均简称“百强公司”)为样本,以客观数据为基础,结合当前资本市场ESG发展现状,全面客观地分析百强公司的ESG表现、基本面特征、市场回报等,力求彰显数据背后的逻辑与价值(榜单详情参见A4版)。

百强公司先人一步

超九成披露ESG报告

从海外到国内,近年来ESG投资进入加速发展期,市场关注度明显升温。截至2021年10月底,国内已成立188只ESG主题基金,资产规模超2400亿元。此外,不少国内知名投资及资产管理机构先后加入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截至2021年7月底,已有64家中国机构加入了该组织,包括47家资产管理机构、14家服务供应商以及3家资产所有者,如嘉实基金、工银瑞信、兴证全球基金等。

另一端,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ESG指引政策,指导资管机构开展ESG投资,推动上市公司开启ESG治理、做好ESG信息披露。今年2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投资者关系管理中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主要内容也包括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信息。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强了ESG信息披露质量,近年来主动进行ESG信息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沪深两市共有超1100家A股公司发布了2020年ESG报告,发布报告的公司数量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四分之一。

百强公司ESG报告披露率(披露公司数量/公司总数)由2016年的54%增长至2020年的92%,明显高于A股整体水平。不少百强公司早已付诸行动,连续多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以2016年度至2020年度来看,百强公司中半数公司已连续五年披露ESG报告,连续披露三年的则超过了六成。

“自2010年起,公司已连续10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全方位披露公司在履行经济、环境、社会责任及推动行业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百强公司比亚迪在社会责任报告中表示。 (注:本文所统计的ESG报告包括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管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及可持续发展报告。)

重视环境因子

“三维”得分高出一筹

从得分情况来看,百强公司不仅总得分领先,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维”得分上也具备优势。数据显示,以百分制衡量,百强公司的ESG绩效得分在76至99之间,三大维度平均得分较之沪深300成份股公司与全部A股公司均高出一筹(注:全部A股公司截至2021年4月底,下同)。

当前,绿色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百强公司很重视绿色绩效因子。标准化数据显示,百强公司单位营收颗粒物排放强度、营收大气污染物税、单位营收氮氧化合物排放强度、单位营收VOCs(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强度等均在全部A股公司中具备优势。

“双碳”目标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通过技术革新或资本运作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百强公司中的万华化学在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中表示,公司在内部推行低碳减排、精益管理、点改善、降本增效等项目,开发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并积极探索使用可再生能源等,减排效果显著,到2020年共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近62万吨。

为更好地推进绿色发展,百强公司注重研发投入,2020年平均每家公司投入25.56亿元进行研发,明显高于全部A股的2.38亿元水平。

社会责任方面,百强公司展现出较强的责任担当,对外捐赠、员工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员工住房公积金均值明显高于A股市场、沪深300的水平。不少百强公司通过设立扶贫项目、在抗疫和灾情时积极参与捐赠与资助等方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如乐普医疗、比亚迪等均在2020年社会责任报告中表示,公司通过捐款或捐赠防疫物资等参与抗疫工作。

公司治理方面,百强公司中,2020年年报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占比达100%;财务造假指数也明显低于A股整体。随着市场各主体对ESG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近年来上市公司以董事会和ESG委员会为核心,不断完善ESG管理组织框架和执行职能,更好地推动ESG发展与建设。

抗风险能力强

盈利与回报均领先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已对企业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管是A股市场还是ESG百强公司,2020年盈利水平较2019年均有所下滑。

不过,面对极端事件的影响,百强公司韧性十足。2020年ESG百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为11.6%,较全部A股公司高近4个百分点。近三年,百强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均超A股整体相应值,盈利能力明显高于A股整体水平。

除盈利能力外,纵观近年来的市场表现,也可以看出ESG百强公司具备更强的风险管理能力。面对同样的市场风险,百强公司整体市场回报明显领先于A股整体。

2018年市场整体大跌,ESG百强公司跌幅中位数为23.35%,较全部A股小5个百分点以上。2019年,以科技和消费股为主线的绩优龙头股率先反弹,A股市场开启了上涨行情,平均涨幅超10%,百强公司涨幅则较A股整体高25个百分点以上。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国内外形势的影响,A股整体平均涨幅不到1%,百强公司平均涨幅仍较A股整体高出近1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市场风格切换加速,结构性行情明显,百强公司强势上涨。截至10月底,百强公司涨幅中位数较全部A股高出4个百分点以上。具体来看,ESG百强公司中,超五成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其中新安股份、阳光电源、璞泰来等7股走出翻倍行情。

以衡量风险收益比的夏普指数来看,2021年百强榜公司夏普指数中位数为0.35,明显高于A股整体的0.11、沪深300成份股的0.0017。百强榜公司不仅平均收益高,承受单位总风险产生的超额收益也领先。

此外,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将百强公司的ESG得分与市场表现进行相关分析,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可以看出,ESG得分的高低与投资回报呈正相关的关系,只是相关性暂未十分显著。

责任担当

平均股利支付率30%

良好的业绩和市场表现为分红提供了支撑。数据显示,百强公司中,共有92家在2020年实施了现金分红,累计分红2196.3亿元,同比增长11.4%;分红总额占上榜公司净利润总额的31.8%,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分红总额的14.4%。

百强公司积极分红,坚持回报股东。截至2020年末,百强公司自上市以来的平均股利支付率为30%,其中40家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占净利润比例超过30%。长荣股份、江铃汽车、伊利股份、泸州老窖与生益科技等上市以来累计分红比例超过60%。从上市以来累计分红的金额来看,工商银行最高,已超万亿元;上汽集团、中国建筑、五粮液等24家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均超百亿元。

除了分红,纳税也是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之一。百强公司积极纳税,不少公司成为A股市场中的纳税大户。

数据显示,2020年百强公司累计缴纳所得税达1788.9亿元,占当年净利润总额的26%,平均每家企业缴纳所得税17.89亿元,明显高于全部A股平均值(2.42亿元)。从总额上看,工商银行、中国建筑、五粮液、上汽集团等公司纳税总额超50亿元;从占比来看,七成以上百强企业缴纳所得税占利润总额比重超过10%,中国天楹、建发股份、光明乳业与葛洲坝的这一比重数据则超30%。

ESG主题基金重仓

百强公司引领市场未来

从市值分布来看,百强公司中,百亿元以上的公司占比超80%,而A股市场中市值百亿元以上的公司占比仅为32%,且百强公司的体量更大。其中,市值超千亿元的有26家,龙头集聚效应显著。

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新能源主题成为今年的主线行情与投资热点。百强公司中,不少千亿市值公司涉及新能源领域,如从事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的宁德时代、光伏龙头隆基股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比亚迪等。

近年来,百强公司总市值及占比逐年上升,话语权也大幅增加。截至今年10月底,A股ESG百强公司总市值合计达11.6万亿元,占全部A股总市值近14%。

市值增长离不开内在的驱动,百强公司高增长趋势十足。2020年百强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中位数保持两位数增长,且均高于同期A股整体水平。后疫情时代,百强公司增长势头不减,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平均增速均在20%以上。其中,超七成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16家公司净利润增幅翻倍。

百强公司的高成长性与市场代表性也吸引了一批长线机构资金的抱团入驻。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98家百强公司获机构持仓。其中,基金现身88家百强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对晶晨股份、圣邦股份、凯莱英、迈瑞医疗与阳光电源等5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占流通股)超过20%;社保基金现身40家百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对锦浪科技、厦门象屿的持股比例超过5%;QFII现身72家百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对生益科技、广联达、安徽合力、隆基股份、良信股份的持股比例较为居前。

值得提及的是,不少百强公司已成为ESG主题基金重仓股。以规模超10亿元的ESG主题基金的持仓来看,25家百强公司的股票现身其前十大重仓股。其中,宁德时代为三季度末ESG基金第一大重仓股,隆基股份、海康威视等持股市值则紧跟其后。

整体来看,ESG百强公司在财务质量、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市场表现等方面优势凸显,折射出我国资本市场正在形成的投资热点和方向。当前,A股的ESG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ESG投资尚面临信息披露不全、缺乏评估方法和工具等诸多挑战。因此,百强公司作为ESG领域的标杆企业代表,有望引领A股可持续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