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在达成,力量在汇聚,美好的蓝图正迎面展开。承载着国家领导人厚望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急速,如今已成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离不开金融的赋能。近年来深圳中行主动扛起国有大行的担当,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落地了一系列力度大、含“金”量高的创新成果,发挥了示范带动效应。近期,本报推出“深圳中行服务大湾区互联互通系列报道”,敬请关注,共阅这份新时代的大湾区答卷!

风从海上来。

粤港澳大湾区之“湾”,是向海而生,是开放包容,是与国际对接,是竞逐世界舞台。华灯初上,盐田港早已是热气升腾的景象,全球化高速融合在港口集装箱驶进驶出忙碌的身影中可见一斑;在24小时通关的深圳湾口岸,流动的车轮,步履匆匆的湾区居民用脚步丈量着“一小时生活圈”的宽度和广度;深夜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依旧灯火辉煌,众多被贴上“湾区青年”标签的香港人齐聚在此,创新创业的热情在这片土地上燃烧……日益密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下加速流通,宜居宜业宜游的愿景正变成风生水起的现实。

这是在一个湾区、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的特殊背景下实现的跨境互联,国际上没有先例。时代命题正待解答,金融创新也是破题切口。

以外汇专业银行的使命而生的中国银行,在跨境金融领域已深耕百年,拥有“跨境、跨业、跨界”完善的业务条件,成为连接境内外不可或缺的金融桥梁。中国银行将“先行”条件转化为“先发”优势,为逐浪大湾区勾画了精彩的起笔。

大潮奔涌逐浪高。近年来,锚定“融通世界,造福社会”使命担当,深圳中行搭建起以“支付通”“融资通”和“服务通”为核心的产品体系,为企业搭建广阔的国际化舞台,为粤港澳居民构筑宜居便利的生活形态提供全方位的跨境金融支持。

打造“宜业”创新环境

助力企业融入大湾区、走向世界

在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湾区企业搭上资金融通的快车,角逐国际市场。

随着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批粤港澳大湾区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光大环境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光大环境1993年在香港创立,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环保企业、全球最大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及知名环境集团。

“作为大型跨国企业,我们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谈到,“面对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境内外跨境结算要求,我们有需求建立高效的跨境资金通道,满足境内外、本外币全球资金流动性管理需求,盘活公司的全球资金运营。”深圳中行敏锐捕捉到企业需求,抓住前海自贸区的跨境政策红利,为光大环境提供了跨境资金池、跨境投融资、现金管理等一系列专业的全球资金管理服务,助力光大环境驰骋世界舞台。

跟光大环境一样,各行业领先的弄潮儿纷纷踏上了湾区的浪尖,与世界接轨。深圳中电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国有企业出海的代表之一。

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中电港主要业务聚焦国际电子元器件的应用,通过分销、技术支持、仓储配送、产业数据等业务,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我们采购主要来源国外市场,海外采购时资金需求量非常大,跨境支付产生的效率和成本问题,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困扰。中国银行的海外代付业务给我们降低资金成本、缓解资金压力带来很大的帮助。”中电港董事长周继国介绍。

深圳中行利用中行分支机构遍布全球的国际化优势,通过海外代付的融资方式,帮助中电港解决海外资金需求,融资金额达数千万美元。有了金融活水的滴灌,中电港香港子公司就有了充足的资金开拓海外采购业务。在跨境融资资金的加持下,中电港全球的征途有了更大的施展舞台。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深入,一系列围绕跨境金融的创新实践正加速上演,让更多企业受惠的同时,也起到“筑巢引凤”的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深圳中行的金融服务也紧随其后:“深港通注册易”服务利用中银香港协同优势,进一步便利港澳投资者在深开办企业;支持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稳健快速发展,推出跨境电商“跨商贷”等创新服务方案为跨境商家排忧解难……

顺畅的跨境资金流动,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供血作用。以深圳中行为代表的金融企业,通过构建资金融通“高速路”,筑牢资金“补给线”,助力金融跨境大桥“天鉴变通途”。

构筑“宜居”便利生活

服务居民舒适畅达的同城体验

聚焦粤港澳居民开户、支付、投资等核心需求,有关大湾区金融服务便利化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近日,一份投递给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者的“大礼包”受到热切关注。方便内地和港澳投资者直接跨境投资对方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理财产品的“跨境理财通”业务即将落地,预计最快可在10月初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跨境理财通的推出将加速大湾区资金的互联互通,也给金融机构带来精进业务、提升服务的重要契机。”深圳中行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该行已积极布局,一系列丰富、多元的跨境理财产品和服务蓄势待发。“届时港澳市民朋友可通过我行线上渠道、线下网点,进行跨境理财通签约、跨境汇款、投资产品申赎等业务办理,购买我行跨境理财通投资产品。”

在跨境金融领域,中行一直走在前列。这份自信,源于中银集团全球化服务和多元化经营的支持。2019年3月,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深圳中行先行推出“大湾区开户易”服务,香港客户通过中银香港网点,即可快捷开立内地中国银行个人账户。

与之相呼应的是,如今在内地的港澳台居民也可持有效证件在深圳中行智能柜台办理开卡、转账汇款、购买大额存单等业务。这是中行紧抓科技变革,赋能于服务质效提升的一项智慧成果。目前深圳中行支持该服务的智能柜台已达208台,覆盖全深圳141个网点。

港澳居民在内地的金融需求,也随着湾区发展的红利迎来了井喷式的爆发。围绕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深圳中行推出了一系列关于便利化薪酬管理产品、跨境特色网点服务、尊享跨境非金融服务权益等创新举措,满足境外人士在湾区生活的消费支付、薪酬管理、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需求。同时立足深圳“率先打造国际人才高地”的战略要求,深圳中行在跨境结算、理财、融资等领域发力,如面向深圳高层次人才发行“鹏城人才卡”,与前海微众银行共同推出的“基于区块链的境外人士收入数字化核验产品”,实现对深圳引进国际人才便利化支持。

“生活在这里,你会觉得一切都没变,但又感觉一切都发展得很快。”来深创业的港人叶小姐欣喜地说道,“大湾区的创业政策吸引我过来,但让我决心留下来是这里相近的文化认同,以及无缝衔接的金融便利。”深港一体化带来的便利化让她愈加认同“湾区青年”这个身份。

深圳中行在跨境领域的专业也使其赢得了逐鹿“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应用的砝码。今年3月初,全国首笔贸易款项数字人民币支付业务在深圳中行成功落地,紧接着,全国首笔面向香港居民在内地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测试工作也在中行的主要参与下完成。

“这是我首次体验数字人民币消费,感觉使用很方便,支付很流畅。”测试当日,在实体支付场景体验的梁女士兴奋地说。梁女士是长期在深工作的香港居民,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后,她通过回乡证成功完成实名认证,在扫描数字人民币支付二维码后,现场体验购买了心爱的商品。

在数字人民币业务拓展上,深圳中行蹄疾步稳:与罗湖区政府、深圳机场、深圳湾园区等展开合作,开展数字人民币线上免密支付业务;依托手机银行、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拓展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不断的金融探索和创新在湾区这片改革热土上精彩上演。

把城市发展的愿景与人民群众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融合起来,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鲜明特色。

四年间,“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深深烙印在深圳中行湾区发展答卷上。精准到服务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细致到落实港澳居民居住生活所需,一项项改革相继推进,一次次探索付诸实践,深圳中行努力向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目标不断迈进。

创新创业地,宜居又宜业。跨境金融这双温柔有力的“触手”,为粤港澳生动的蓝图增添了幸福底色。(曾思玮 黄 璜)